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CMA-CTS

COPD的病因

来源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呼吸科 作者 宋元林 添加时间 2012/6/7 点击次数 28585

COPD是个影响全球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患病率依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同一国家,也因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不同,以及民族的分布而由较大差异。总体上COPD患病率在5-10%之间,到2020COPD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死因。中国的资料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平均患病率为8.2%1,每年致残人数500-1000万。按照这一估计,中国患病人数在2002-2004期间患病人数大约4300万。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每年因COPD致死人数为300万,其中180万来自发展中国家【2】。鉴于COPD的慢性特征,其严重的后果,长期大量的医疗开支,患者劳动力的丧失和生活质量的下降,COPD成为严重影响民众健康的重要疾病,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针对COPD的危害,全球乃至不同的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有关COPD诊治的指导性纲要文件,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COPD全球创意(GOLD),欧洲呼吸病学会(ERS),美国胸科学会(ATS),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等均制定了相应的COPD诊治指南。其中GOLD的策略性文件的制定是源于NIH,后整合了全球COPD专家的意见,每年修订,每5年大修,在慢阻肺诊治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1年的GOLD16届亚太呼吸病年会发布,较以前的版本有大的改动。从其定义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特点是持续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过强慢性炎症反应有关。这里提到COPD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如果明确COPD的病因,避免接触这些危险因素就可以预防COPD。

目前COPD的发病因素中,研究的最多的,也是比较明确的是吸烟,这经历了反复的临床流行病学观察近50余年的论证得出的结论。直接接触香烟烟雾是引起COPD最重要的单一因素【3,4】。30-69岁的男性COPD患者死亡原因中有54%是吸烟引起的【3】。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同时多项研究也注意到吸烟导致COPD的风险在年轻人,女性,发展中国家等情况下并不像发达国家30-69岁的成年那麽高,而这些患者的COPD发病率并不低,提示还有其他的因素参与了COPD的发生和发展。

Meta-分析研究发现,累计暴露于二手烟的时间与COPD的发生明显相关,与暴露者的GOLD分期(老的标准)相关【5】。现有的资料比较一致地提示了二手烟暴露与COPD气道阻塞,COPD诊断均相关,但在证据上还不象吸烟与COPD那样存在肯定的因果关系。

遗传因素,尤其是a1-抗胰蛋白酶缺乏者与非吸烟患者的COPD的发生密切相关【6】,目前有足够的证据说明a1-抗胰蛋白酶缺乏和皮肤松弛症(Cutis laxa在非吸烟者可以引起COPD的发生。有明确证据提示皮肤松弛症与儿童肺气肿发生密切相关【7】。其他遗传因素于COPD的关系有待更多临床试验的验证。

有大量证据提示哮喘与COPD发生密切相关。儿童时期患有哮喘者往往成年后FEV1降低【8】。不管有无其他合并的危险因素,哮喘本身可促进COPD的发生。

室外空气污染与COPD急性加重明显相关,与调查者的肺功能下降也明显相关。但空气污染与COPD的发生,限于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大部分是横断面研究),目前很难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从环境颗粒(PM10及以下)在气道内的分布和对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的影响来看,空气污染引起COPD发生和COPD急性加重,肺功能下降等都是合理的。

生物燃料近年来受到极大的关注,尤其在女性,目前有足够的证据提示暴露于生物燃料与女性COPD的发生有因果关系。生物燃料使用与呼吸系统症状,支气管炎,肺功能的降低均明显相关。中国的研究也发现厨房内用的煤的燃烧与COPD诊断明显相关【9】。

职业暴露与COPD发生也显著相关。许多纵向研究结果显示特殊职业,如煤矿工人,水泥厂工人,钻岩洞的工人等,其职业暴露与COPD发生有密切关系,目前有足够的证据提示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据估计职业暴露约占COPD的风险的15-20%10】。

综上所述,COPD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均有关,目前的研究发现有明确因果关系的是吸烟,职业暴露,a1-抗胰蛋白酶缺乏,皮肤松弛症,女性患者暴露于生物燃料,其他如空气污染,哮喘史,以及饮食,肺结核等明显相关的危险因素指的进一步验证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即使尚未得到明确因果关系,这些相关性的结论也引导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教育患者或就诊者潜在的危险因素,以提高民众和义务人员对COPD预防的警惕性。

1.      Zhong N, Wang C, Yao W, Chen P, Kang J, Huang S, Chen B, Wang C, Ni D, Zhou Y, Liu S, Wang X, Wang D, Lu J, Zheng J, Ran P. 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China: a large, population-based survey.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15;176(8):753-60.

2.      Fang X, Wang X, Bai C. COPD inChina: the burden and importance of proper management. Chest. 2011;139(4):920-9.

3.       Ezzati M, Lopez AD. Estimates of global mortality attributable to smoking in 2000. Lancet 2003; 362:847–852.

4.      Eisner MD, Anthonisen N, Coultas D, Kuenzli N, Perez-Padilla R, Postma D, Romieu I, Silverman EK, Balmes JR; Committee on Nonsmoking COPD,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Assembly. An official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public policy statement: Novel risk factors and the global burde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0;182(5):693-718.

5.      Yin P, Jiang CQ, Cheng KK, Lam TH, Lam KH, Miller MR, Zhang WS, Thomas GN, Adab P. Passive smoking exposure and risk of COPD among adults in China: the Guangzhou Biobank Cohort Study. Lancet 2007;370:751–757.

6.      Janus ED, Phillips NT, Carrell RW. Smoking, lung function, and α1-antitrypsin deficiency. Lancet 1985;1:152–154.

7.      Van Maldergem L, Vamos E, Liebaers I, Petit P, Vandevelde G, Simonis-Blumenfrucht A, Bouffioux R, Kulakowski S, Hanquinet S, Van Durme P, et al. Severe congenital cutis laxa with pulmonary emphysema: a family with three affected sibs. Am J Med Genet 1988;31:455–464.

8.      Morgan WJ, Stern DA, Sherrill DL, Guerra S, Holberg CJ, Guilbert TW, Taussig LM, Wright AL, Martinez FD. Outcome of asthma and wheezing in the first 6 years of life: follow-up through adolescence.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172:1253–1258.

9.      金永堂,何兴舟,张风雨. 宣威县室内空气污染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关系的研究.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5;29:38–40.

10.  Balmes J, Becklake M, Blanc P, Henneberger P, Kreiss K, Mapp C, Milton D, Schwartz D, Toren K, Viegi G.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Statement: occupational contribution to the burden of airway disease.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3;167:787–797.

    本文作者

      宋元林
      宋元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邮编:100710
    电 话:010-2172 4089

    电子邮件:yjliu308@126.com 会议网址:https://ctschina.cm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