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发生发展中免疫逃逸机制及其精准诊断技术优化研究
肺部感染引起的肺炎,尤其是重症肺炎位列全球前十主要死因,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社会负担。明确肺炎发生发展中主要的免疫调控机制,病原-宿主互作免疫网络与精准诊断技术的优化对于肺炎的治疗与疾病预后至关重要。在本次CTS会议上,瞿介明教授将分享其团队在肺炎发生发展中的免疫调控机制研究的多项重要成果,并针对病原的精准诊断技术提供了新的优化方案。 在肺炎的发生发展中,病原-宿主免疫网络的协同互作是引发适度免疫反应,介导病原体有效清除、促进组织再生修复的关键,而宿主免疫失调或病原体作用下免疫逃逸的发生则会导致细胞因子风暴、病原体残留及慢性肺组织损伤。瞿教授团队研究显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后结局通常与宿主基因表达模式相关,并构建了包含6个宿主特征的预后模型。利用肺炎患者单细胞测序发现,髓系来源单核细胞在感染过程中功能与发育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及多样化作用机制:① 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单核细胞过度活化与分化受阻,抑制T细胞对病毒的清除;② 三针疫苗的加强接种可促进单核细胞活化与分化,通过训练免疫的方式发挥免疫保护的核心作用;③ 在慢性肺部感染中单核细胞被诱导分化为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 促进免疫逃逸的发生,凡德他尼可抑制该过程进展。未来研究也将进一步通过揭示免疫负调控时空图谱,整合多组学研究等方式靶向免疫逃逸机制,对肺炎的诊治提供新的路径与方案。 此外,尽早开始恰当的抗感染治疗对于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而精准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前提是精准识别病原体和耐药表型。不同类型的肺炎存在不同的病原谱,病原体种类繁杂,人群、地域、季节分布差异大,病原体检出率低,住院死亡率高,是临床诊治的重大挑战,亟需开展敏感性、特异性高的快速病原诊断技术。传统的呼吸道病原体诊断方法包括病原体培养、抗原检测、抗体检测等,存在时间长、灵敏度低的问题。新型呼吸道病原体诊断技术分为基于核酸扩增法和非基于核酸扩增法两种,前者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微滴式数字(dd)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关联蛋白系统(CRISPR/Cas)、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等,后者包括拉曼光谱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其独特的优势所在,也分别存在不同的局限性。目前,针对疑难、危重症的感染,仍需要借助传统病原诊断方法和多种新型检测技术的平行检测。构建包含分子影像、病历资料、传统病原诊断结果、药敏数据、病原核酸数据、转录组数据等信息的综合网络数据库是大势所趋。多组学联合的手段有助于加速精准医学研究和转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