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CMA-CTS

打造呼吸品牌学科 发挥主导作用

来源 作者 宋攀 添加时间 2014/12/5 点击次数 15647


当前医学发展呈现多学科分化和融合的局面,呼吸学科在多个领域与肿瘤、
ICU、感染、循环、放射介入等学科广泛交融与合作,客观上也面临着学科的竞争。呼吸学科要在学科大融合中居于不败之地,特别是能够保持呼吸学科在肺部感染、呼吸危重症救治、肺血管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等领域的主导地位,应如何做?11 11 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医院中日医院为庆祝建院三十周年举行的“而立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康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黄克武教授分享了他们的呼吸学科建设经验和体会。

转化医学理念引领学科发展“医院不是科学院,做研究要注重与临床应用的结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
从临床转化基础研究
转化医学,通常是指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钟南山指出,综观世界各国医学发展过程,转化医学还存在另外一种途径,即:从经验医学上升到循证医学,又在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下,转化到基础研究。钟南山院士以生物燃料与慢阻肺研究为例,讲述了容易被忽视的后一种转化途径。2007 年以前,世界上曾有零星报道生物燃料是慢阻肺病因之一,但没有一篇文章能够真正证明,人们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可以归结为一种经验感知。
两者之间是否真正存在这样的关系?钟南山团队在广州韶关和荔湾区进行了一项历时三年的人群调查,首次在科学证据的支持下,明确提出了生物燃料是农村地区慢阻肺发病率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是协同因素。
提出这样的观点后,钟南山院士团队并没有因为文章发表而结束,而是根据转化医学的理念,一方面改善当地厨房的通风条件,一方面换成洁净能源沼气。通过历时9 年的跟踪实验,最终发现改善通风和洁净能源可显著改善肺功能和慢阻肺的发病率。
培养“两栖型”人才
当下,知识更新速度十分迅速,各专业精深发展已成为西医的标志。在新时期,钟南山院士认为,大医院的人才培养理念需要变革,培养临床、科研两种类型人才,才能适应新时期学科建设需要。“张孝骞教授、翁心植院士,他们有着极好的内科基础,是站在金字塔尖的大师。然而,现在知识信息发展太快,从基础到顶尖需要五六十年,退休了还没到尖。”因此,对于临床型人才的培养,钟南山院士提出,要打造专项人才,即:临床型医生首先要有扎实的临床基础,然后要在某一专项上取得突破。他还强调,专项并不是仅关心自己从事的领域,而是要在专项水平不断上升的同时,提高相关学科的知识。
另一种是科研型。在钟南山院士看来,培养科研型人才是人尽其用与学科建设的双重需要。他说,大医院招聘通常是博士要求,在博士期间,某些人已表现出科研特长,如果继续按照临床型培养,其特长可能就被埋没。况且,学科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医学学科不仅包括临床医学,还包括基础医学、医学统计、数据库、网络平台、产学研等,而基础医学、产学研等的发展均离不开科研型人才。
在培养路径方面,钟南山院士指出,科研型人才首先要在专项课题上历练,到达一定程度后,充实临床知识,发现临床一线问题,获得新灵感,否则科研思维视野将受到限制。

先进文化和顶层设计促学科建设 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康健
回顾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医大呼研所”)发展历程,康健指出,学科建设要靠薪火相传,离不开先进文化和科学的顶层设计。
康健介绍,中国医大呼研所先进文化的创始人是吴执中教授和于润江教授。吴执中是我国职业医学奠基人。在中国医科大学六年的时间里,他白手起家带领相关人员成立呼吸专业组、建立肺功能研究室,迈出了尘肺间质性肺疾病第一步。留下了严谨治学、开拓进取的精神。
1978 年,中国医大一院呼吸内科正式建立。于润江教授任第一任主任。他对学科建设提出了“顶层设计”:
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临床要与实验相结合,在保持原优势学科方向的基础上,拓展新的研究领域;要出书办会,创办学术杂志,扩大学术影响力;加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
康健强调,这样的顶层设计在今天也不过时,只不过新形势下要赋予其不一样的内涵。如,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搭建更好平台,激活年轻人内在活力,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在学术交流上要更加国际化、有影响力、品牌化。
科学研究更要注重联合研究、转化医学研究。同时,还要关注临床专业亚专科化,重点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学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积累;不过一旦抓住机遇就可能大大加速。

有卓越目标才有强劲动力 北京朝阳医院 黄克武
从刚开始的34 张床,到医院本部198 张床,ICU 16 张床位,黄克武见证了北京朝阳医院呼吸学科20 年的发展历程。谈及呼吸学科发展的经验,他认为:学科建设要有卓越的定位成为我国和世界呼吸病学事业的思想源和动力源是北京朝阳医院呼吸学科的追求。在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流传着“三个代表”:代表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竞争;代表朝阳医院与其他医院竞争;代表中国与其他国家竞争。
学科建设要有明确的发展思路 各亚专业均衡发展的前提下,提升三级学科综合实力。十余年前,朝阳医院呼吸学科已成立了15 个亚专科学组,基本上涵盖呼吸专业的所有方向,每个专业组有专人负责。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需求、当前呼吸学科发展趋势与自身特长,凝炼了肺栓塞和肺血管病、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烟草病学、慢性阻塞性肺病五个重点方面,并设定了明确的发展路径。
学科建设要注重实践 临床能力是学科发展的根本,据黄克武介绍,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施行24 小时住院总制度。即在晋升主治医师之前,必须经历半年的住院总医师(以下简称“住院总”),即每周5 天,每天24 小时,一直在医院工作。在此期间,住院总将承担着全院科室间会诊、病房二线医师以及协助科室主任参与科室管理。这段经历是晋升的铁律。经历了住院总的训练医生临床能力将得到极大地提高,为呼吸学科高质量的临床奠定了基础。此外,早已形成惯例的多学科查房拓宽了诊疗视野。
“朝阳医院呼吸学科能够成为全国呼吸疾病疑难与危重症诊治中心,完全得益于以上对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设计和推动。”黄克武说。

    评论新闻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